王守仁,幼名云,字伯安,浙江余姚人。初次接触阳明先生是通过《明朝那些事》,作者当年明月称其为“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有道德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”。阳明先生对后世的影响应首推其哲学,当时称之为“心学”,可惜《明朝那些事》里讲得更多的是他的事迹,虽然提到“知行合一”但没有解释清楚其内在含义。所以虽然读了《明朝那些事》,阳明先生的思想在我看来还是雾里看花。
阳明先生虽然在哲学界享有盛名,但其知名度并不高。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,其原因可能有二:其一,阳明先生似乎并不喜欢著书,最为著名的《传习录》也由其弟子收集整理,类似于《论语》。其实大部头的书籍并不符合他的性格,他崇尚简洁,其倡导的观念归纳起来寥寥数句而已,何须长篇累牍。其二,阳明先生所推崇的思想在当代看来是赤裸裸的唯心主义。在这“唯物主义”的意识形态下,这纯粹是封建社会糟粕,不禁止就不错了,怎会大张旗鼓地宣传?当然,这或许也与某些人十分崇拜他有关吧。
我对阳明先生的肤浅理解其实仅仅来源于《传习录》。个人拙见,其思想的根源可以归纳为“人心即天地”,《传习录》有:
‘心犹镜也。圣人心如明镜。常人心如昏镜。近世格物之说,如以镜照物,照上用功。不知镜尚昏在,何能照?先生之格物,如磨镜而使之明。磨上用功。明了后亦未尝废照’
此类语句在《传习录》中还有很多。
所以,人们真正该用功的地方乃是磨练自己的内心。“知行合一”或“天泉桥话别”为阳明先生解释如何磨练人心的具体方法。其中“知行合一”被许多人认为是阳明先生的思想核心,我认为其原因是:这句话说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“共鸣”,没有真正理解其意义的读者往往以为类似“行胜于言”或“言行合一”,其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
明白了阳明先生的哲学,就清楚人的成长没有捷径。人成长的过程即人心接受历练的过程,不经历诸多繁杂事务决不能“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”。同时,正由于人心即天地,“磨镜而使之明”就成为了唯一和终极的人生目标,看清这一点,才会明白什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不过“磨镜”的石头而已,应敞开胸怀地迎接,而不是畏首畏尾地逃避。
2016-05-01:理解了“知行合一”,就明白为什么说评价一个人不要看他说过什么,而要看他做过什么。他说出来的话不一定代表他最真实的想法,而做的事情必然是最符合他的内心的。